.
“什么早上、中午、晚上各自都要过来打针,我娃下午还要上课,医生一次打完得了!”输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很多人对输液存在不少误区,有的为赶时间自行调快输液速度,有的为少穿刺把应该全天按照时间点位多次输注的输液一次连续输完……
其实,输液有很多需掌握的知识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输液”好比一场精细的交响乐演奏,每个音符、节拍都至关重要,患者们可千万别心存“输液时间无所谓”这种糊涂念头,一定要严格依循规定时间点进行静脉输液,这与治疗效果能否“高歌猛进”、药物稳定性能否“坚如磐石”、患者安全能否“固若金汤”等方面紧密相连呢:
一、奏响治疗效果的凯歌
想象一下,众多药物就像是一支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想在身体里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就得在血液中维持稳定的“兵力部署”,即稳定的药物浓度。若输液时间这个“指挥棒”乱了节奏,药物浓度立马 “阵脚大乱”,要么浓度过低,变成一群“散兵游勇”,达不到预期的杀敌效果;要么浓度过高,引发意想不到的“内乱”。就拿抗生素家族来说,它们可是对抗细菌的主力军,药效的发挥和血药浓度稳定那可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就像严守纪律的精锐之师,通常每6小时或8小时必须精准“出击”一次,唯有如此,才能在特定的时间间隔里,让体内的药物浓度持续保持在有效杀菌的“火力线”上,把细菌杀得片甲不留,让患者顺利走向康复的康庄大道。
二、守护药物稳定性的城堡
有些药物在溶液“大环境”里,如同娇嫩的花朵,性子特别不稳定。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药效就像花朵渐渐枯萎一样慢慢丧失,更糟糕的是,还可能像“中了魔法”一样发生分解转化,变出一些有害健康的“小恶魔”。此时,严格按时输注就如同为这些娇弱的药物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开辟出一条专属的绿色通道,护送它们在最 “意气风发”、状态最稳定的时候,昂首阔步进入人体,大展身手,避免因长时间“滞留城外”而失效变质,沦为无用之物。
三、扬起输液安全的风帆
药物的剂量和输注速度,那可是精细活儿,绝不能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必须像老工匠雕琢艺术品般精确把控。稍有不慎,剂量“用力过猛”、过量输入,身体里就可能掀起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毒性反应;若剂量“后劲不足”,达不到治疗的及格线,不但病好不了,还会招来一堆不良反应这个“跟屁虫”。按时输注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舵手,稳稳地掌控着航向,助力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把副作用这些“暗礁”统统避开,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严格遵循输注时间要求,就能巧妙地绕过这些危险的“漩涡”,稳稳地为患者的输液安全保驾护航,让患者安心地在康复之路上乘风破浪。
四、点亮减少失误的灯塔
清晰明确的输液时间表,对忙碌在医疗一线的护理人员来说,简直如茫茫大海中的明亮灯塔,又如精准无误的导航仪。有了它,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负担就像被施了减负魔法一样,瞬间条理清晰并按既定节奏有条不紊进行,如训练有素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般。如此一来,人为疏忽、混淆等错误就像见了光的老鼠,发生率大大降低,全方位保障患者的输液流程如同顺畅无阻的高速公路,一路绿灯。
综上所述,按时输注静脉输液,看似是医疗过程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小螺丝钉”,实则是支撑起整个治疗大厦的关键支柱,承载着确保药物最佳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及提升治疗质量的千钧重任,万万不可小瞧。无论是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还是心急如焚盼着康复的患者及其家属,都应对其给予十二分的重视并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每一次输液过程的精准与安全,让健康的曙光早日照亮每一位患者的生活。
临床药学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