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内科)(后简称“急诊内科”)联合重症医学科首次开展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因急性农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的危重患者,标志着急诊内科在急危重症综合救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区域危重患者提供了更坚实的生命保障。
多学科协作 挑战救治极限

患者因急性农药中毒入院后迅速出现严重呼吸衰竭,肺部损伤持续加重,传统机械通气难以维持氧合。急诊内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专家进行紧急会诊,综合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VV-ECMO治疗。ECMO团队在30分钟内完成设备调试及术前准备,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献忠与急诊内科主治医师胡锐主刀,凭借床旁超声精准的引导下行血管穿刺和管路置入,成功建立体外循环,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逐步康复中。
技术赋能 打造生命防线

VV-ECMO作为国际公认的顶尖生命支持技术,可替代患者肺功能,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循环与氧合支持。此次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体现了急诊内科对复杂中毒病例的快速反应能力,展现出技术赋能下的生命救治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彰显了现代医疗技术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强大潜力与价值。
砥砺创新 助推区域急救发展
急诊医学部主任郑粉双表示,ECMO技术是急危重症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此次实践为未来救治急性中毒、重症肺炎等患者积累了宝贵经验。科室将以此次技术突破为契机,加快智慧化平台建设,深化多学科协作体系建设,构建“院前急救——急诊抢救——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体系,践行“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持续助推区域急救能力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