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开展首例颈颅类淋巴分流疏通术

来源:普通外科三科
阅读:108
时间:2025-03-29
.

1.jpg

近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三科(血管外科)成功为一名64岁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该手术为医院及科室首例,标志着医院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患者李女士在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衰退症状,后经PET-CT检查,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针对患者复杂的病情,普通外科三科(血管外科)万嘉主任团队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中,万嘉主任采用超显微外科技术为患者实施双侧颈部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及淋巴管松解术。通过重建淋巴回流通道,疏通颅内淋巴系统,改善脑部代谢环境,缓解毒性蛋白堆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术后,患者将接受综合康复管理,以实现身心双重康复。

 “淋巴管细如发丝,管壁薄如蝉翼,稍有不慎便会损伤,对医生的显微外科技术与团队配合要求极高。”万嘉主任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多学科协作与先进设备的支撑。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三科(血管外科)长期深耕淋巴水肿治疗领域,此前曾成功完成云南省血管外科领域首例“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此次手术展现了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在淋巴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标志着从“不可逆”到“可干预”的治疗理念突破,彰显了医院医疗团队的精湛技术及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优势,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医学科普及专家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思维和行为等方面,导致认知功能逐渐衰退。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总数高达1699万人,女性的患病风险显著高于男性,约为1.8倍。阿尔茨海默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是全球医学界共同面临的挑战,而“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4.jpg

万嘉,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三科(血管外科)主任,擅长全身动、静脉疾病及淋巴水肿显微外科治疗,主导完成多项省内首例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一下午14:00-18:00;

每周二上午8:00—12: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