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内科)(后简称“心内科”)通过体外反搏治疗使14岁患者恢复光明。
去年7月,来自香格里拉的14岁女孩次里区次(下简称“次里”),因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导致二次失明,在我院眼科复诊后转至心内科。心内科主任医师杨蓓根据文献及临床案例,提出体外反搏治疗方案——该疗法通过下肢气囊加压驱动血液返流至主动脉,增加眼部血流灌注,改善缺血。经次里及其家属同意,次里接受了体外反搏治疗。在行6次治疗后,其视力从0.3恢复至0.6;经过10次治疗后,次里能完全看清,且眼底检查显示血管所通过的血流量有所提升,这让她对治疗充满信心。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经过40次治疗后,次里视力上升至1.2,眼底检查显示其新增一条侧支血管,目前,次里已回归正常校园生活中。
该案例证实体外反搏通过促进微循环和血管新生,对缺血性眼病具有显著疗效。体外反搏作为安全、无创的物理疗法,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疾病提供了新思路,为缺血性眼病患者带来福音。
医学科普
一、体外反搏治疗是什么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伤的辅助循环治疗方法,被誉为“不需要外科的心脏搭桥”“被动的运动”“躺在床上的马拉松”。
二、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


(一)心室舒张期通过对人体下半身气囊的序贯加压,使舒张期压力升高,从而使冠状动脉、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量增加;
(二)心脏收缩期,外周阻力急剧下降,有利于心室的射血,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循环、促进重要脏器的侧支和吻合口开放,改善微循环;
(三)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
(四)影响血液流变性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
(五)促进新陈代谢,纠正局部缺氧组织的代谢障碍。
三、体外反搏的适应症

(一)心血管疾病
1.稳定型心绞痛
2.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3.陈旧性心肌梗死伴有心肌缺血
4.心内直视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6.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
7.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Ⅰ~Ⅲ级)
8.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
(二)脑血管疾病
1.脑动脉硬化症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3.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4.腔隙性脑梗塞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椎动脉颈椎病)
6.眩晕综合征(脑源性和颈源性)
7.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综合症
8.血管性头痛
9.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三)五官科疾病
1.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2.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4.突发性耳聋
(四)康复治疗
1.心脏术后康复期
2.颅脑外伤和手术后恢复期
3.肢体术后恢复期
4.老年性记忆力减退、失眠、嗜睡
(五)保健与消除疲劳
1.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2.脑力劳动者、消除脑力性疲劳、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的保健
(六)其他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缺血性肾病
四、体外反搏的禁忌症
(一)中至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夹层动脉瘤、脑动脉瘤
(三)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50 mmHg)
(四)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或用抗凝剂,INR>2.0
(五)各种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
(六)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
如有相关需求请联系:
地址: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号楼15楼心血管病中心(内科)心脏康复室
咨询电话:65156650转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