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公众对麻醉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确保围术期安全、改善患者诊疗和围术期舒适度、加速术后康复。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将于3月31日在院内开展“中国麻醉周”义诊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主题
活动将紧密围绕2025年第九个“中国麻醉周”“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的主题,大力宣传麻醉、镇痛相关知识,推动舒适化医疗工作全面、深入、扎实开展。
二、活动时间、地点及内容
(一)时间:2025年3月31日(周一)9:00-12:00。
(二)地点: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广场。
(三)内容:多位麻醉领域专家现场为群众和患者答疑解惑、发放科普知识宣传册,并进行诊疗活动。
(四)义诊专家: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苏国宁主任医师、邓敏副主任医师、瞿燕副主任医师。
麻醉知识小课堂

麻醉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是手术治疗的基石,更是舒适化医疗的守护者。在此,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宣传,揭开麻醉医学的神秘面纱,让更多人了解麻醉,理解麻醉医生的工作,共同关注健康背后的“生命守护者”。
一、什么是麻醉?

通俗来讲,麻醉就是痛觉和知觉的暂时消失。医学角度来讲,麻醉的含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其他医学检查治疗提供条件。很多人都认为,“麻醉医生的工作就是打一针,让患者睡一觉,然后再负责把患者喊醒”,这样的刻板印象大错特错。实际上,麻醉医生堪称多面手:
(一)麻醉医生要全面负责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期间的生命体征监测。
(二)术前仔细评估患者,制订麻醉方案,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
(三)术中运用多种方法和药物控制麻醉深度,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为手术提供安全、无痛、手术视野清晰及肌肉松弛的状态。
(四)在手术结束时要使患者安全、舒适地苏醒过来。
(五)必要时为患者提供术后镇痛,让患者在手术后也不会感觉到强烈的疼痛。
二、什么是舒适化麻醉?
舒适化麻醉是通过麻醉手段使患者在门诊及病房内诊疗过程中无痛及无恐惧感。患者心理上的无恐惧感来源于医护人员的良好态度及就医环境,生理上的无痛则需依赖于麻醉提供的专业无痛治疗。我们最熟悉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流产、无痛分娩、无痛取卵都是舒适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无痛气管镜、舒适化口腔、疼痛诊疗及术后镇痛等也都属于舒适化医疗提供的医疗服务。

无痛胃肠镜

无痛分娩

术后镇痛
三、舒适化麻醉的意义
舒适化麻醉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使用多种麻醉药物让患者充分镇静、镇痛、肌肉松弛、消除不良的应激反应。手术过程中患者是处于完全睡着的状态,没有知觉、痛觉,呼吸、循环稳定,手术结束后,苏醒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舒适化麻醉也可以通过局部麻醉、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再辅助使用一些静脉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无痛、无焦虑、无恐惧、同时保证安全、舒适。

舒适化诊疗需麻醉医生的全程参与,术前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并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从患者进入手术室起,寸步不离的守护在患者身边,密切监护,为整个围术期提供安全保障。整个诊疗过程中不但是无痛的、舒适的,也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完成诊疗。舒适化麻醉对于手术及检查来说更加安全,也更利于患者恢复。
四、什么是麻醉门诊?

在麻醉门诊,麻醉医生为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和咨询,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最大限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麻醉门诊就诊对象包括:
(一)需住院做手术但合并有心肺等疾病的患者可到麻醉科门诊进行手术前评估,给予相应处理及会诊意见,避免住院后因合并症而推迟手术。
(二)需无痛诊疗(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分娩等)的门诊患者,可先到麻醉科门诊评估,排外禁忌症,并根据发现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及干预,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全麻无痛检查治疗。
(三)对麻醉相关问题有疑问的患者。
(四)需做日间手术的患者。
如果你有需求来到麻醉门诊,请如实回答麻醉医生提出的问题,医生会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分析,决定手术前是否需要接受其他学科的会诊,开始实施治疗或维持原治疗或改变原治疗,使患者在合理的治疗基础上接受手术麻醉。
对于接受无痛诊疗、日间手术患者,麻醉医生会选择性地应用辅助检查,而不是所有检查都让患者去做,避免过多的术前检查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和提高费用。
麻醉门诊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麻醉前评估,使患者能够及时治疗危及手术安全的基础疾病,并以最佳状态、最快速度接受手术或检查,最短时间康复出院,让患者安安心心治病,开开心心回家。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门诊地址:
门急诊综合楼4楼439诊室,有需要的患者可前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