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的背景下,眼底病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致盲的主要原因。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和转诊相关研究项目”。3月24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作为项目的重要参与单位,标志着云南省眼健康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技术路径与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我国眼底病早筛早诊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为我国眼健康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启动会强调,云南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眼底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防治面临老龄化加速、筛查能力薄弱、转诊效率低下等挑战。通过筛查和转诊研究,对提升早期眼底病诊断率与治疗率,降低致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聚焦三大核心任务:筑牢筛查网底、提升基层能力、建立畅通转诊路径,计划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筛查流程和转诊路径,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上下三级医院联动,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落地,确保早期眼底病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此外,项目还将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提升其筛查能力。

会中,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与玉溪、保山、曲靖等地多家医院及卫生院代表共同参与了研究项目启动及聘任仪式,并就课题落地方案展开讨论。
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升我国眼底病的早期诊断率与治疗率,降低致盲风险,推动眼底病筛查转诊模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一套规范的眼底病筛查与转诊模式,助力眼底病预防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项目,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十五五”期间,项目计划实现千万级眼底病患者的筛查与转诊,为我国眼健康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此外,项目还将探索适合边疆地区的防治经验,为边疆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温锐、云南大学科技处处长申仕康、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许迅、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云珠先后致辞表示对本项目开展的殷切期望。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专家、眼底病医疗团队以及省内多家医疗机构代表出席启动会。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胡竹林主持会议,眼科党总支部书记李娟娟作项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