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巡回医疗队深入丽江三县以仁心照亮高原健康路

来源:
阅读:185
时间:2025-11-07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巡回医疗队于1029日启程,奔赴丽江市玉龙、永胜、宁蒗三县,开展为期三周的省级巡回医疗服务。此次行动旨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区域卫生均衡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附属医院的使命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103161124_904_40.jpg

赓续传统:从“送医上门”到“健康共建”

    巡回医疗,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中一项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制度创新。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便组织“流动医疗队”深入边疆、农村、牧区,为群众送医送药。那一代医务工作者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奠定了新中国基层医疗服务的精神基石。

    进入新时代,巡回医疗被赋予新的内涵。它从单纯的义诊下乡,发展为涵盖医疗救治、技术帮扶、教学培训、远程协作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成为推动健康公平、提升基层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途径。

医心相传:多学科联合构筑健康防线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长期承担服务边疆、助力民族地区健康发展的使命。此次巡回医疗行动由眼科主任医师杨忠昆带队,队伍涵盖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儿科、普通外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放射介入等多个学科,形成多专业联合、多维度支持的工作格局。“巡回医疗不仅是‘送服务’,更是‘育能力’。” 杨忠昆在服务中强调,医疗队始终以 “造血式帮扶” 为导向,既为群众解病痛,更帮基层强技术。

微信图片_20251105150519_1080_40.jpg    

    抵达丽江后,医疗队首站聚焦永胜县,通过 “县乡联动” 模式,先后深入永胜县人民医院及仁和镇、期纳镇、顺州镇等 4 家乡镇卫生院,以 “临床诊疗 + 技术指导 + 健康宣教” 三位一体的形式,精准解决基层医疗痛点。在永胜县人民医院,医疗队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 10 30 日至 31 日,累计查房 229 人次(涵盖眼科 21 人次、儿科 70 人次、呼吸科 42 人次等),指导手术 6 台(眼科 2 台、普外科 4 台),开展学术讲座 7 场;神经内科专家还专项参与 “脑卒中” 义诊,服务 28 名患者,同时协助儿科完成 1 例远程会诊,让优质资源突破空间限制。

c7c41ba0-ad32-4a83-bfba-f883c253b937.png

厚植民生:让医疗温度抵达村村寨寨

    云南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巡回医疗的意义,不止于“送医下乡”,更在于“扶智育人”。 在仁和镇中心卫生院,专家团队为 123 名群众提供诊疗;期纳镇中心卫生院服务 93 人次;顺州镇中心卫生院覆盖 65 人次,累计义诊 281 人。开展专题讲座2次,手术操作指导5人次。通过 “手把手教学” 提升基层医生实操能力,从 “对症治疗” 延伸至 “能力建设”。

4323e9d0-e6df-43f0-bdd1-040b16b5aad8.png

   “以前要跑几十公里去县城看专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问,太方便了!” 仁和镇一位就诊老人的感慨,道出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医疗队每到一处,都因专业的服务和亲切的态度受到各族群众欢迎,成为高原上流动的 “健康驿站”。

医路笃行:用脚步丈量健康中国

    从昆明到丽江,从课堂到田间,这场行医之旅是新时代医者用脚步丈量的“健康中国”答卷。他们翻越的,不只是山川地理的高度,更是医疗公平的鸿沟;他们传递的,不只是药与术,更是一种信念与温度。

    医学的意义,不在豪华的设备与高楼,而在让更多生命被看见、被守护。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持续推进“短期支援+长期共建+远程协作”模式,逐步形成系统化、常态化、可持续的医疗帮扶体系,让一次出诊变为长期陪伴。

    后续,医疗队将先后到达永胜县三川镇、宁蒗县、玉龙县等地继续开展巡回医疗活动。巡回医疗,这一新时代医疗体系温度与力度的结合点,正让医学回归初心,让政策化作民生实感,让健康成为最普惠的幸福。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用行动诠释了公立医院的责任——以技术为桥,以仁心为灯,让医疗的光照亮高原,也照亮未来。